第五百九十五章 抬棺-《魔临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3/3)页
    “什么事?”
    “证明,我大楚,并非皆为蝇营狗苟之辈,我大楚,有正气,侯爷和当初的靖南王,一次一次地败我大楚兵马,掠我大楚国土;
    但楚人,仍是有不怕死的。
    老夫知道,燕国先皇有鲸吞诸夏之志;
    老夫也知道,燕国新君有子承父业之志;
    燕人欲像灭晋那般灭我大楚,
    绝非那般容易。
    侯爷可以在战场上击败我大楚之军队,可侯爷您休想仅凭刀枪战马就压垮我大楚上下民众之心!”
    元山柳说得慷慨激昂,
    随即,
    袒露开自己的衣衫,
    张开自己的双臂,
    喊道;
    “棺材,我已经带来了,元山柳携乡民,来此地特来求死,以我以及乡民之死,以我等之鲜血,唤醒大楚万民火凤之意!”
    老头儿,是来求死的,棺材,也带着了。
    其身后,远处站着的那群民夫们,也都挥舞着锄头,士气很高昂。
    “行行行。”
    郑侯爷点点头,
    举起手,
    “本侯,可以满足你,也是不错,到底是让我见识到了一些,不一样的风景。”
    “多谢侯爷成全,还请侯爷明白,大楚像老朽这般的人,其实,还有很多很多,侯爷的马刀,得磨锋利一点,怕是以后,都得砍出错口来。”
    “行,本侯知道了,本侯,成全你。”
    郑侯爷的手,
    将要落下,
    等手落下时,
    其身后的骑士,将尽数而出,碾碎面前的老者,顺带,碾碎后方的那群乡民。
    元山柳已经闭上了眼,在等待着自己的结局。
    然而,
    郑侯爷的目光却忽然注意到,
    元山柳的手上,带着珠子,腰间,挂着配饰,头发凌乱不假,却也依旧戴着楚人喜欢的那种发夹。
    楚人喜欢将两鬓留长以求飘逸之感,而不需要飘逸时,则以发夹固定发式;
    诸夏之礼,在楚国,发展得更为繁复;
    而燕国,则因为数百年来和蛮族的厮杀争斗,彼此之间,其实都互通影响了许多,官僚等上层人士自然还遵循着夏礼,但民间的话,其实早就演变成怎么舒服怎么来了。
    郑侯爷落下去的手,
    忽然停住了。
    身后,一众骑士,刚准备策马向前,又不得不强行按捺住。
    郑侯爷忽然觉得,有点意思了。
    然后,
    他扭头看向身侧,看向了一同过来看热闹的范正文,范正文眼珠子转着,在看见郑侯爷的目光时,欲言又止。
    “说。”
    范正文马上行礼禀报道;
    “侯爷,下官若是没记错的话,楚国摄政王亲自提拔起来的一名寒门子弟官员,这几年,颇受重用,也姓元,叫元河鲤。
    其人有一则逸事,据说,其名和父名,相对成联。”
    山柳,河鲤,
    倒是对的上。
    前方,站着等死的元山柳有些疑惑地睁开眼。
    郑侯爷伸手向前一挥,
    对陈仙霸道;
    “去问问那些乡民们,是来作甚的。”
    “喏!”
    陈仙霸打马绕过了元山柳,去往了后方乡民那里。
    元山柳的表情,一下子就变了。
    没多久,陈仙霸策马归来,禀报道:
    “侯爷,乡民们说是听闻侯爷您在这里赐喜钱,固然由这位元老先生组织起来,过来讨要喜钱的。
    那口棺材,也是乡民们被这位老先生建议,拿来承载侯爷赏赐之铜钱财货的。”
    元山柳抿住嘴唇,眼角开始颤抖。
    郑侯爷笑道:
    “您要警醒楚人,自己死就好了啊,为何还要骗一群乡民来跟着你一起送死?
    哦,
    本侯晓得了;
    是自己一个人死,阵仗不够大,拉着一群村民一起,还能体现你元家在当地的教化百姓之功。
    唉,
    我说,
    你不是拿自己的命,去向本侯证明什么,你本意,是想拿自己和这群乡民的命,来为你在朝中的儿子,造声望为其仕途铺路是吧?
    倒也算是,可怜天下父母心了。
    本侯,很是感动。
    来人。”
    “在!”
    “将元老先生请上船,再去与那群乡民们说,元老先生对本侯说,要将本侯赐予他们的财货全部私吞,不想与他们分享;
    然后,将这群乡民驱逐离开。
    老先生不是要扬名么,行,本侯给你扬。”
    “侯……你!”
    元山柳气得身子直哆嗦,但自己已经被几个士卒架起来带着走了。
    屈培骆见到这一幕后,看向郑侯爷,道:
    “侯爷慧眼如炬,末将佩服。”
    “这还真不算什么慧眼如炬。”
    郑侯爷扭了扭自己的脖子,
    继续道:
    “抬棺上阵,呵,本侯玩儿剩下的。”
      
    第(3/3)页